红灯区 2017年拟面试人员信息3
各位老师:
根据《红灯区 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办法(西交校人〔2015〕4号)》的要求,现对电气学院2017年面试的应聘博士研究生予以匿名公示如下:
一、
1、基本情况
性别  | 女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广安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工程师  | 任职时间  | 2016年7月  | 出生年月  | 1989年12月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电子科技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王秉中教授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IEEE AWPL, EL, ACES, PIER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 从事专业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 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1项,主持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1项。 主要学术成绩和创新成果如下: 1.利用啁啾色散延迟线或基于瞬变系统的理论,提出了四种时间反演波形变换系统方案,并对每种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验证和实验分析。本文提出的系统方案为实现实时、高效的时间反演镜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2.基于微带色散特性,设计了一种工作于传输模式的新型啁啾色散延迟线。该色散延迟线具有小型化、宽频带、易集成、成本低等优点,且在工作时不需要引入定向耦合器或环形器等辅助器件,能够简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效率。 3.首次在微波领域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时域匿迹/解码系统。接着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时间反演的信息隐藏式无线传输方法,该方案能够简化时域匿迹的系统结构,同时避免线性调制系统中的易探测、易破解、易分析等缺陷。 4.结合色散馈电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降低环境中其它散射体的影响以及增强时间反演探测效果的成像方法,并将此方法分别成功地应用于低介电常数复杂环境中的目标探测和人体色散环境中的肿瘤探测。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SCI他人引用6次。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2 篇;A 1 篇;B+ 2 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7.09~2011.06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王秉中  | 自筹  | 
博士  | 2011.09~2016.06  | 电子科技大学  | 无线电物理  | 王秉中  | 自筹  | 
海外经历  | 2013.09~2015.02  |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 电子与通信技术学院  | Vincent Fusco  | 国家公派联合培养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6.07~今  | 工程师  |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 者 排 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Enhanced target detection in clutter using dispersive delay lines and time reversal  | Electronics Letters  | 2014, 50(20)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期刊 ISSN 0013-5194  | A+,SCI4区  | 1.155  | 0  | 
2  | Using dispersive delay lines and time reversal for low contrast tumor detection  | Electronics Letters  | 2015, 51(9)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期刊 ISSN 0013-5194  | A+,SCI4区  | 1.155  | 0  | 
3  | 时间反演电磁波在金属丝阵列媒质中的超分辨率聚焦  | 物理学报  | 2013, 62(11)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期刊 ISSN 1000-3290  | A,SCI4区  | 0.845  | 5  | 
4  | Observations in respect of real time temporal cloaking / uncloaking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PIER) C  | 2016, 65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EI  | B+  | 0  | |
5  | Research of chirped dispersive delay line based on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trip lines  | 2012 IEEE MMWCST(会议“最佳论文”)  | 2012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同行评议国际会议  | 1  | 
5、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09.11~2010.12  |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纳米聚焦成像  | 电子科技大学 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 0.5万  | 主持  | 
2011.11~2012.12  | 用于时间反演系统的高效微波啁啾器件研究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 1万  | 主持  | 
2017.01~2019.12  | 用于高稳定局域电磁波产生的时间反演阵列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  | 21万  | 第2主研  | 
2012.01~2014.12  | 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高效时间反演模块及其关键器件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  | 30万  | 主要参研  | 
2013.01~2015.12  | 基于碳纳米管的三维硅通孔互连线的建模与仿真  | 国家自然基金  | 28万  | 主要参研  | 
2014.01~2017.12  | 基于时间反演电磁波传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共存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  | 82万  | 主要参研  | 
2015.01~2018.12  | 时间反演超分辨率亚波长阵列的建模仿真和量化设计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  | 80万  | 主要参研  | 
2017.01~2020.12  | 基于时间反演聚焦传输机制的电磁波空间场赋形研究  | 国家自然基金  | 60万  | 主要参研  | 
6、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2年  | 2012 IEEE MMWCST国际会议  | 最佳论文奖  | 1  | 
2012年  |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优博苗子  | 院级  | 1  | 
2011年  | 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 校级  | 1  | 
2010年  |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二等奖  | 国家级  | 1  | 
2010年  | 物理电子学院荣誉学生  | 院级  | 1  | 
2010年  | 中国航天CASC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09年  | 优秀团干  | 校级  | 1  | 
2009年  | 党校优秀学员  | 校级  | 1  | 
2009年  | 人民一等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08年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二、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云南省昆明市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无  | 任职时间  | 无  | 出生年月  | 1985.10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电子科技大学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电子科技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樊勇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IEEE会员、IEICE会员,PIER、ACESJournal审稿人  | 从事专业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第二负责人主研“863”项目1项,主持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1项,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英国国家级项目1项。 1.提出一种基于半导体器件三维电磁模型提取太赫兹二极管寄生电容的方法,以及基于二极管的最优阻抗条件的线性电路优化设计方法,提高了非线性电路的设计效率。基于这一套模型和方法,突破了220GHz高速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核心电路的实现技术。 2.提出了一种引入外加噪声源来等效热电子噪声的方法,完善了混频二极管噪声模型,提高了分谐波混频器噪声的分析精度,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噪声模型的精确性,并设计出指标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220GHz低噪声分谐波混频器电路,该电路同时也是220GHz高速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电路之一。 3.建立了变容二极管倍频性能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变容二极管参数对二倍频性能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满足特定倍频性能需求的变容二极管参数。这一套模型和方法给出了一种设计该类半导体器件参数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流片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突破了太赫兹无线系统中本振源实现的关键技术 4.基于1、2、3点中核心电子器件建模和高性能关键电路的实现,构建了国内首套基于全固态技术的220GHz高速无线通信实验验证系统,该系统代表学校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5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5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6篇,他人引用11次;两次荣获国际学术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硕士论文荣获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3 篇;B+ 0 篇;B 0 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4.9-2008.6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无  | 全日制  | 
硕士  | 2008.9-2011.6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樊勇  | 全日制  | 
博士  | 2011.9-2017.6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樊勇  | 全日制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2.11-2014.11  | 英方资助访问学者  | 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国家实验室 (STFC-RutherfordAppletonLaboratory)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220 GHz outdo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a Schottky-diode transceiver  |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 2016, 13(9)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期刊, ISSN:1349-2543  | A,SCI四区  | 0.35  | 0  | 
2  | Design of a low noise 190–240 GHz subharmonic mixer based on 3D geometric modeling of Schottky diodes and CAD load-pull techniques  |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 2016, 13(16)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期刊, ISSN:1349-2543  | A,SCI四区  | 0.35  | 1  | 
3  | 190 GHz high power input frequency doubler based on Schottky diodes and AlN substrate  | IEICE Electronics Express  | 2016, 13(22)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期刊, ISSN:1349-2543  | A,SCI四区  | 0.35  | 0  | 
4  | 120 GHz real-time wireless data link based on Schottky technology  | 3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rared, Millimeter, and Terahertz Waves  | 2014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同行评议 国际会议  | EI  | 1  | |
5  | Design of a 118-GHz sub-harmonic mixer using foundry diodes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gnals, Systems and Electronics  | 2010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同行评议 国际会议  | EI  | 9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4-2016  | XXX研究  | “863”计划  | 排名第二  | |
2011-2015  | 全固态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研究  | “863”计划  | 主研  | |
2013-2014  | 太赫兹源研究  | 英国EPSRC项目  | 主研  | |
2011-2017  | 固态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技术  | 电子科大优秀博士生学术支持计划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6  | IMWS-AMP2016国际学术会议  | 最佳学生论文  | 1  | 
2015  | UCMMT2015国际学术会议  | 最佳学生论文  | 1  | 
2014  | 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1  | |
2011  | 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1  | 
                
                                
        
        